地點: 文山社區大學-景美校本部, 27, 景美國民中學, No. 27號景中街文山區台北市台灣 116
113年第一期公民素養週 文山有「您」,未來不一樣 人權系列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wenshan.cu/posts/pfbid04CtWivhN3ppSks9G2GvUwsQcdYhgeerJj89TMcBqPFW4fKu9HgMkyzyz9VQpHbcEl
※講題:紀錄片《相見相忘》放映,一件冤案的傷害凝視
※時間:04/29(星期一)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施佑倫(紀錄片導演)錢建榮(最高法院法官)
因殺警案被判死刑定讞的鄭性澤,歷經十四年監禁,幸運走出死牢。然而,身體自由了,心卻靜不了他總是忘不掉當年與殉職警員的幼子四目相對時,那雙認定他是殺父兇手的眼睛。一冤將平,但深結之怨何解?如果可以,他想與那孩子見個面,從此忘記彼此。
※講題:廢墟開出一朵花 獨立媒體《報導者》的想像與實踐
※時間:04/30(星期二)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2015年《報導者》開啟了台灣的非營利媒體實驗之路,當整個社會對新聞記者和新聞媒體不再信任,《報導者》如何在這樣的廢墟環境裡,開出一朵信任的花朵?《報導者》對理想媒體的想像和新聞專業的實踐方法是什麼? 讀者和聽眾如何與《報導者》一同成長?
※講題: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日常抵抗
※時間:05/01(星期三)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陳健民(政治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2014香港雨傘運動領導人)
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多數人認為香港的「一國兩制」已經名存實亡。香港人對威權的反抗和對民主的嚮往真的瓦解了嗎?在香港鉅變下,海外離散或是香港本地人如何看待自己?香港問題真的與台灣無關嗎?中國逐步侵蝕香港生活價值的過程,能給了台灣人什麼思考?
※講題:土地正義?我們為何要拒絕浮濫圈地開發
※時間:05/02(星期四)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王寶萱(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社會實踐暨推廣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土地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所在?還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本?或是政客建商眼中的龐大利益?我們從當前法制規定切入,檢視土地政策,及民眾參與機制之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從國際居住人權的視角切入,帶出「迫遷」議題,指出台灣當前土地徵收制度的諸多爭議,並反思上述課題。
※講題:轉型正義:我們的責任與困境
※時間:05/03 (星期五)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周婉窈(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轉型正義」是國家對過去政權被特定勢力壟斷而導致的不公義必須予以矯正所進行必要的重建工程,並希望返還社會正義,重建過去被破壞的正義標準。台灣必須建立穩固的自由民主體制,以確保過去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在轉型正義的工程中,我們沒做的事情還太多。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81b6617ad42e2a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