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教育基金會
Su Beng Education Foundation
史明於1967年在日本成立獨立台灣會,一生爭取台灣獨立。自1993年返台後,獨立台灣會改採大眾路線,主張「大眾」是革命最大的力量,改革的原動力,建國的主力軍,希望透過地下電台、宣傳車隊宣揚台灣獨立與台灣民族主義。史明逝世後,國際情勢的丕變,獨立台灣會雖然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但是期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持續朝向獨立建國的目標邁進。
2001年,多位獨派人士成立「史明教育基金會」,秉持實踐台灣獨立精神、推廣台灣文史教育的宗旨,寄望台灣青年世代可以延續史明精神:「向人類的想、講、做學習,才會踏實為台灣想、講、做。」
1950年初,史明積極組織武裝革命,成立「台灣獨立武裝隊」,試圖推翻國民黨政權。然而,行動曝光,隊伍唯有化整為零,史明亦流亡日本,於東京持續與島內同志聯繫,並成功在台灣策動炸毀火車、破壞敵方交通等行動。
1967年,史明成立獨立台灣會,凝聚島內外新舊同志,以推動台灣民族主義、實現台灣獨立建國為宗旨,並提出「主戰場在島內」、「台灣民族主義」、「台灣社會主義」等口號,發行《獨立台灣》雜誌,奠定海外台獨運動的基礎。
財團法人史明教育基金會於2001年6月由葉博文與林水泉等人連袂發起募款,並且於11月9日於台北國賓飯店召開成立大會。史明教育基金會以推廣台灣文史教育為目的,發揚台灣文化、提昇台灣民族意識、台灣文史之探討、研究、宣揚、教育與活動等事項進行、栽培青年大眾對台灣文史與史明思想學術研究獎學金之設立等。
2019年6月30日是獨台會成立52週年,基金會於當天在國立臺灣大學舉辦「革命者的最後一堂課:《革命進行式》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會」,並邀請史明與學生分享。史明最終於同年9月20日逝世,百年終老。
史明文物館前身為史明返台後自1993年起、居住時間最長的住所。因為年久失修,屋內出現漏水與蟲蟻等問題,在史明逝世後,基金會決定發動群眾募資,以大眾的力量進行整修,作為永續經營的紀念館。最終,文物館於史明逝世一週年當天正式對外開放。
位於東京池袋西口的「新珍味」,是史明推動台灣獨立運動、撰寫《台灣人四百年史》等著作的重要基地。1955年,史明與日籍伴侶平賀協子購入店面,並將其改建為五層樓建築:1至3樓為中華料理餐館,3樓包廂在1980年代曾大量接待從台灣來「學習」的社會大眾;4樓為史明的起居空間,5樓曾設有試驗火藥用的大灶。2022年,由史明教育基金會與多個在日關注台灣組織合作,將3-5樓改裝成紀念館,並於2023年12月9日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