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保存運動

反隔離、徹圍籬 | 反迫遷、要對話 | 反廢墟、定古蹟

事件簡介

位於新莊的「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現為樂生療養院迴龍院區)興建於1932年,當時因為「漢生病」(Hansen's Disease,俗稱痲瘋病)是有傳染性的不治之症,因此日本政府將全台灣的患者集中隔離在樂生病院裡。這樣的隔離收治政策,一直進行到1990年代,漢生病已能有效控制為止。

1994年,台北捷運局將樂生院規劃為捷運機廠,擬定樂生院「先建後拆」的政策。2001年之後,台灣社會開始關注樂生院院民的安置情形,以及樂生院的文資價值等議題,許多團體提出全院保留的建議,但捷運局仍先行拆除了部分屋舍。2004年,關心此議題的大學師生成立了「青年樂生聯盟」(簡稱樂青)。

2005年,樂生新院區完工,百餘名院民遷入,但仍有不少院民不願搬入新院區,因此保存文資及「反迫遷」,成為了樂生保存運動的兩大主軸。到了2007年左右,院民與社運團體一方面與民進黨政府抗爭;另一方面又遭逢因捷運興建進度延宕,來自新莊居民的憤怒不滿,樂生保存運動面臨了政治與社會上極大的壓力。但院民及樂青仍持續抗爭,向政府表達訴求,更倡議漢生病患的人權問題。

到了2023年,院民們年事已高,長者不斷凋零,但樂生保存運動仍持續關注、進行著。運動中關於人權、社區、都市規劃乃至抗爭形式等諸多議題,已經成為台灣公共領域中重要的案例。

後續影響

在2007年抗爭之後,行政院做出樂生院院舍「保留40棟、拆遷重組9棟」的承諾。2012年捷運新莊線順利通車。

2019年,行政院提出《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預計於2024年將全院修復完成。

參與組織

推薦書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09。頂坡角294號—樂生療養院導覽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