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太陽花運動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 今天過服貿,明天拆政府 | 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 | 我們是國民,不是暴民

事件簡介

2014年3月18日,起因於「反服貿」議題的「佔領立法院事件」,不是一場「學生運動」,而是涵蓋更廣闊而持久的一場「公民運動」。佔領期間,3月23日「佔領行政院」行動者遭到國家暴力鎮壓及後續追訴,至今仍未完全平反;3月30日遊行人數高達五十萬,成為解嚴以來最大規模的政治集會遊行;至4月10日退場為止,運動者一共佔領議場585個小時。

前一年,台灣許多非營利組織已成立「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涵括環境、性別、勞工、人權、民主、本土、學生等各議題向度的組織,並共同舉辦晚會;馬英九執政後期,各大學校園的異議性社團也蓬勃發展,在2014年寒假舉辦「庶人之亂:青年行動者培力交流營」。也就是說,公民運動及反抗社群,已經為抗爭技術與組織串連累積一定能量,種下太陽花運動的土壤。

不只是台北,全台灣各地皆有「遍地開花」的響應動員,也有側重不同與訴求及不同運動手段的群體,展現了多元的關懷及對「大台」的反思(核心領導社群)。此外,太陽花運動受到世界各地的聲援,包括當時參與獨立廣場革命的烏克蘭民眾;以「太陽花」命名雖然是一場意外,卻與烏克蘭的國花「向日葵」有所呼應,兩國處境在多年以後因為地緣政治及戰爭風險,而被國際視野所並列。

後續影響

除了擋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場運動一般也被認為影響了政黨政治、民主程序、開放文化以及世代價值等諸多層面,由於運動參與者以不同角色活躍於台灣政壇,其所造成的影響也持續受到討論。

參與組織

推薦書目

晏山農等。2015。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允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