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獨立案

.

事件簡介

台灣自史前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他們的語言及文化與南太平洋諸島相近,故又稱「南島民族」。自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台灣的地理位置成為歐亞多國爭奪的焦點,後來更先後被清國、日本及中華民國以武力手段持續壓縮原住民的生存空間,並他們納入中央政權的統治,甚至要求「同化」。原住民多次因文化差異、資源掠奪、地方治理等問題與這些中央政權爆發武裝衝突。

國民黨在戰敗退守台灣後,大批來自中國的軍眷和難民湧入台灣。已開發的平地地區在空間和資源上均不足以應付突然增長的人口,國民黨轉而將目光投向原住民領域,特別鼓勵退伍及除役軍人(榮民)到原鄉墾殖,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然而,這對原住民自給自足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侵蝕和破壞,導致一批原住民只得下山入城謀生。

在70年代學運萌芽之際,原民青年如陳道明、秋賢嘉、伊吉羅丹(漢名呂文華)等人開始定期投稿報章雜誌,呼籲大眾正視原住民處境,並以籌辦原民報章為目標。同時,伊吉羅丹與泰雅族人杜文義在花蓮多處公眾場所張貼批評蔣氏父子的標語。至1974年,兩人被捕,警總更以「協靖專案」為名大規模搜捕原民青年,指控他們意圖「顛覆政府」並推動原住民獨立運動。

經過近一年的軍事審判,伊吉羅丹、杜文義、秋賢嘉等人被判處綠島監禁。未參與任何行動的伊吉羅丹之弟呂文賢、當地原民醫師鄭榮祥,以及村幹事詹登貴也僅因認識伊吉羅丹而遭牽連入獄。

後續影響

被捕五人在出獄後,當事人或他們的家屬先後在1999 - 2000年間向政府成立的「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申請補償,2018年五人均獲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

Mitwirkende Organisationen

推薦書目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