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農民抗爭
事件簡介
1988年,剛接任總統的李登輝面對新自由主義經濟的興起與壓力,決定擴大開放外國農產品進口的數量與種類。同時,解嚴後國民黨積極介入地方農田水利會與農會選舉,透過「黑金」手段鞏固地方支持,進一步壓迫農民生計。農業大縣雲林的農權會幹部林國華、蕭裕珍、詹朝立等人發起行動,於5月20日率領南部農民到臺北請願,提出七項農業改革訴求,包括設立農業保險制度、廢止農會總幹事與農田水利會會長遴選制度、成立農業部、開放農地自由買賣等。
遊行隊伍從國父紀念館沿主幹道向中正紀念堂進發,途經立法院時遭鎮暴警察突然攻擊及拘捕,激起民眾反擊,雙方爆發激烈衝突,立法院牌匾一度被詹益樺拆下。入夜後,民眾聚集城中分局(現中正一分局)要求釋放被捕人士,但遭鎮暴部隊和水砲車強行驅散,警民對峙延續至西門、北門一帶,直至翌日中午才平息。事件導致約130人被捕、近90人遭起訴。
農民邱煌生在警總遭威脅「不認罪就從高速公路推下偽裝畏罪自殺」,被迫承認運菜車中載有石頭,最終被判刑1年4個月,家庭破裂;會計師張信義路過抗爭現場時無端被捕,遭刑求導致腎功能萎縮,母親因而自盡;行動總指揮陳景祥更被迫在台灣內逃亡近13年。
後續影響
李登輝於運動一年後回應訴求,設立農民健康保險;農田水利會在2020年修法後廢止遴選制度,並改為農業部轄下的公務機關。農業部則直到2023年才正式成立,由當年參與抗爭的學生陳吉仲教授出任首任部長。
「農地自由買賣」於2000年修法落實,但未限定農地必須由農民持有,導致炒賣嚴重,農地價格高達每公頃1,500萬元,成為全球最高。而「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因地方利益牽制,至今尚無進展。
520抗爭一個月後,各地農會曾計劃成立全國性農民組織,但因統獨意識型態分歧,最終分裂為統派的「農民聯盟」與台派的「農權總會」,目前僅後者仍在運作。
2022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解散前為邱煌生平反,撤銷其罪名,但仍有70多名抗爭者等待平反。
Mitwirkende Organisationen
推薦書目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