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礦災
事件簡介
台灣曾經擁有豐富的煤礦資源,早在17世紀荷蘭統治時期便有開採紀錄,但直到清末才逐步發展為具規模的煤礦產業。隨著19世紀的全球工業發展,煤礦作為重要能源成為「黑金」,台灣的煤礦業迅速擴張,至1960年代年產量突破400萬噸。然而,在這些繁榮的背後,近百年的開採幾乎耗盡地表煤層,各礦場不得不挖掘更深,導致開採風險持續攀升。礦工工會在戒嚴時期無法為工友爭取安全保障,職災頻繁發生。僅1945年至2000年封坑的50多年間,礦工職災數超過65萬件,造成4,000多人死亡、約1.4萬人受傷殘疾。
1984年被視為台灣煤礦業最黑暗的一年。下半年,土城海山、九份煤山及三峽海一接連發生重大礦災,奪去至少277條人命。其中,煤山礦災釀103人遇難,10多人成為植物人,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礦災;海一礦災則造成93人死亡,其中一位倖存者周宗魯甚至被迫啃食同伴屍體才得以存活。
接連的災難引發社會震撼,政府隨後宣布逐步解除燃煤進口限制,降低軍公用煤的收購價格,以壓縮國產煤礦利潤,並推動礦工轉業。然而,煤礦開採直到2000年才全面終止,而發生重大事故的海山與海一礦場仍營運至1989年才結束。值得一提的是,海一礦災的倖存者周宗魯在脫險後,卻被情治單位懷疑是疑兇,歷經一個多月折騰後才洗清嫌疑。
後續影響
礦坑粉塵導致許多礦工罹患塵肺病(Pneumoconiosis),甚至因呼吸困難死亡。1952年政府將塵肺病列為勞保職業病,但多數礦工在病發時已離職,無法申請給付。1995年,勞保局在壓力修改指引,開放退休礦工申請失能給付,才改善部分困境。
三大礦災後,台灣社會募款5.1億元,但巨款由國民黨台北縣長林豐正及黨部主委林榮彬的「廣慈博愛基金會」管理,長期未公開徵信,善款直到解嚴前夕才移交台北縣(今新北市)政府。2016年審計仍發現近2億元未被動用,引發社會質疑。
海山礦災造成74人死亡,多為花東阿美族礦工,引起社會關注並間接促成「原住民權益促進會」成立。封坑後部分原民定居三鶯橋下,形成「三鶯部落」,卻自1990年代起遭遇迫遷,引發抗爭,成為原住民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參與組織
推薦書目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