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之死

.

事件簡介

1972年,蔣介石雖已耄齡體衰,仍不願交出權力,反而第五度連任總統。就職後不久便因疾病纏身而臥病不起,儘管無力執政,他寧將國家權力「世襲」予兒子蔣經國,延續「蔣家王朝」。蔣介石最終在1975年4月5日死於心臟病,終年87歲。

在國民黨政府嚴密管控下,蔣介石的死訊延至翌日才對外公布,並以「崩殂」稱之(天子死亡專用詞)。國民黨隨即頒布《誌哀辦法》,要求全國各行各業停止娛樂活動。電影院與娛樂場所關閉,媒體畫面全轉為黑白,播放哀樂及歌頌蔣介石的影片。政府更動員民眾參與哀悼活動,包括披麻戴孝、沿路跪拜,並前往國父紀念館瞻仰遺容。其遺體後移至桃園慈湖「暫時」安放,「俟光復大陸」再下葬南京。

蔣介石逝世消息在嚴格的管控下,直到隔天才對外公布。國民黨政府稱蔣介石之死為「崩殂」(天子死亡),並迅速頒布《誌哀辦法》,強制全國各行各業一同哀悼。電影院、娛樂場所一律關閉,媒體也全面轉為黑白畫面,播出哀樂和蔣介石相關的紀錄片。政府更動員全國民眾參與哀悼活動,要求披麻戴孝、沿路跪拜,並前往國父紀念館瞻仰遺容。蔣介石的遺體隨後被移至桃園慈湖「暫時安放」,「俟大陸光復」後再下葬南京。

蔣介石執政期間,利用《戒嚴令》實施威權統治,壓制異己。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2021年研究指出,蔣頻繁干預軍事審判,違反「不得改判」原則,導致970名政治犯被判死刑,其中包含5名原本判無罪者。前總統陳水扁亦曾揭露,1960年一年間,約13萬人因「行蹤不明」遭除籍,顯示當時可能存在大量法外處決。

後續影響

蔣介石死後,國民黨政府為鞏固其威權統治,訂立法令,強推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將清明節訂為「蔣公逝世紀念日」、於各地豎立蔣介石銅像、興建「中正紀念堂」等,將蔣介石神化。其中中正紀念堂現址,原本在70年代初已規劃作具商貿、娛樂功能的副都心,並委託美國未來主義建築師William Pereira協助設計,但蔣經國強行把規劃腰斬,改為興建充滿中國宮廷、帝皇意象的中正紀念堂。

直至首次政黨輪替後,陳水扁總統才推動「去蔣化」措施,包括廢除有關蔣介石的紀念日、廢止《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等;又將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並把牌樓上的「大中至正」牌匾缷下,由「自由廣場」取代。蔡英文總統任內成立的促轉會亦就移除威權象徵、中正紀念園區轉型提出多項建議。儘管如此,「去蔣化」仍面臨來自國民黨等保守力量的重重阻力而舉步為艱。

參與組織

推薦書目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