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反水庫運動

讓河川自由流吧! | 拒絕水庫大湖,發展多元取水 | 竭澤而魚,穩死無疑

事件簡介

1990年代初,有國民黨背景的東帝士集團有意在台南七股潟湖興建煉油廠及重型工業區,若計畫落成將會令到南部水資源更為緊絀,因此,國民黨政府便計劃建設美濃水庫,但居民一直未獲諮詢。

由於水庫壩址位於斷層上,建設存在安全隱憂,且會嚴重破壞黃蝶翠谷的熱帶母樹林生態,並衝擊美濃長久維持的傳統客家文化,當地民眾強烈反對。1992年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高雄分會會長曾貴海、當地文學家鍾永豐等人,聯同關心水庫建設的回鄉青年共同組建「美濃愛鄉協進會」,並於1993年帶領美濃客家鄉親北上抗議。

1993年3月29日,「美濃反水庫後援自救會」發動全鎮大遊行並向高雄縣政府陳情,縣長余陳月瑛(余登發兒媳)也聯署支持反水庫。次日,數百位鄉親前往立法院陳情,成功促使中央政府暫時擱置計畫。

然而,1998年4月,國民黨行政院長蕭萬長不顧居民反對,宣佈重啟水庫計畫,並揚言「一年內動工」。當地音樂人林生祥響應反水庫運動,與協進會合作製作專輯,並成立「交工樂隊」以音樂表達訴求。1999年4月,美濃鄉親再度大規模動員,出動15架遊覽車,多度北上立法院陳情,成功迫使立法院刪除水庫2.5億預算。2000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總統陳水扁宣佈任內不興建美濃水庫。

後續影響

反美庫水庫運動不單是一場守護鄉土的運動,當時留學美國的美濃青年宋廷棟將運動消息帶給國際河流網絡(International Rivers Network),促成國際間反水庫、守護河川運動之間跨地域交流。

運動結束後,當地居民繼續於每年舉辦「黃蝶祭」,結合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社區導覽等,讓當地新生代以及公眾了解美濃的特有生態及保護環境之重要,以不同形式承傳運動精神。

反美濃水庫運動不僅促成了政府的政策轉向,也喚起了更多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並為後續其他環保抗爭運動(如濕地、山林保護)提供了參考。隨著運動的成功,台灣的環保團體在公共政策中的影響力逐漸增加。此外,這場運動也成為地方文化保護的典範。美濃地區擁有獨特的客家文化,運動不僅強調生態保護,還包括了對當地傳統文化和農業產業的維護,為後來各地的文化保護運動樹立了榜樣。

Mitwirkende Organisationen

推薦書目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