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驅逐蘭嶼惡靈
事件簡介
1960年代末,由於歐美產業轉移至東亞,台灣工業發展迅速,能源需求大增。國民黨政府於1970年代興建核電廠,並於1974年選定蘭嶼作為核廢料儲存地,認為即使發生洩漏,也不會對台灣本島造成威脅。從選址到興建,國民黨始終極力隱瞞。根據行政院於2018年發表的《核廢料蘭嶼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報告書》,早在1976年,政府內部便建議「儲存核廢料一事須嚴格保密」;而在簽訂土地契約時,僅宣稱為「中科院研究用地」,實際上是核廢料貯存場。
達悟族居民直到1977年發現原為傳統小米豐收地變成工地,工程人員甚至謊稱興建「罐頭工廠」,而實際上是為運送核廢料建設的碼頭和23座壕溝。1982年,首批上萬桶核廢料運抵蘭嶼。隨著核二、核三廠相繼啟用,國民黨以「國防需要」為由,企圖擴建核廢料儲存場。居民對國民黨以矇騙手段侵佔祖靈地已經感到憤怒,再加上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災、核一及核三廠亦在同年發生洩漏事件,他們更加堅決反對擴建計畫。
然而,國民黨依然漠視民意,甚至在1987年企圖透過招待蘭嶼民代赴日旅遊來收買人心。達悟族青年Shaman Fengayan發起抗議行動,正式揭開了反核廢運動的序幕。1988年,達悟族發動了史上首次示威——「220驅除蘭嶼惡靈」,抗議隊伍繞島一圈,表達對政府漠視三千多名島民權益的不滿。他們將核廢料視為威脅生存的「惡靈」(Anito),要求政府將核廢料移至無人島,並爭取全民醫療保險,抗議政府長期以來的欺瞞和壓迫。
後續影響
1988年,達悟族發起「220驅除蘭嶼惡靈」反核廢運動,戮破了政府宣稱核能發電安全、乾淨的謊言,並引發後續的多次抗議行動,如達悟旅台青年在台北發起的「514反核運動」。
多年來,達悟族持續要求台電移出核廢料。1994年,核廢桶嚴重鏽蝕、破損,族人於1995年展開「一人一石填港行動」,終止核廢料運進蘭嶼。隨後,他們在台北發起「621反核廢、救蘭嶼」靜坐活動,迫使台電與政府承諾於2002年前遷出核廢料。然而,核廢場因超過30年貯存,廢桶受潮鏽蝕,台電花費4年檢修並重新貯存。
2016年8月1日,時任總統蔡英文在原住民日為過去政府未經同意存放核廢料向達悟族道歉,但核廢料問題至今未解決。
Mitwirkende Organisationen
推薦書目
王舜薇、崔愫欣。2023。海島核事:反核運動、能源選擇,與一場尚未結束的告別。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