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左轉有書, 100台灣臺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
【哲學星期五@台北】──「為客的倫理:在大排外時代理解仇外」
「仇外」意指對「對陌生人或外國人,或任何陌生或外來事物的恐懼和仇恨」。依據馬卡里(George Makari)在《仇外》(Of Fear and Strangers)一書的解釋,作為某種政治情緒的仇外,首見於19世紀末的歐洲,隨後迅速在全球各地擴散。
正如馬卡里所強調,對移民或少數族裔的恐懼與仇恨,並非基於「陌生人是敵人」的古老觀念,作為針對外來他者的政治情緒,仇外伴隨歐洲的殖民擴張以及民族主義出現,到了20世紀初,仇外已成為一種「與科學和種族緊密相連的強大生命政治工具」,用以界定了「原始人」與「文明人」。
從歐洲反移民情緒到MAGA,當前的世界似乎來到一個「大排外時代」,本週【哲學星期五@台北】由志工路得主持,杜坤峰博士主講,將重新回顧仇外形成的歷史與思想脈絡,並探求「為客倫理」的可能,歡迎各位朋友,一起來思考、分享與交流。
(自由入座,毋須報名)
【時間】2025年10月17日(五)19:30–21:30
【地點】左轉有書TouatBooks
【地址】台北市鎮江街3-1號
(捷運善導寺站 2 號出口直走左轉再左轉)
【主持】路得│哲五@台北志工
【主講】杜坤峰│中山大學哲研所博士後研究員